核心提示:
通山是湖北旅游强县、湖北旅游发展先进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既有独特的山、水、溪、洞等自然资源,又有丰富的民居、宗教等文化资源。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11个国家级品牌,已初步形成了“游山、玩水、探洞、观古民居、谒闯王陵、品农家乐”的大旅游格局,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的25%。
年初,通山被列为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特色工作目标,深入扎实推进旅游支柱产业转型跨越发展。通过走差异化、特色化、标准化、全域化发展之路,推进产业全域规划、布局全域建立、品牌全域整合、线路全域统筹、市场全域营销、行业全域监管,以旅游全域化引领产业布局、产品定位、线路安排、要素配置,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来规划、打造,最终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
准确定位,
明确全域旅游发展方向
通山以建设“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把握旅游业转型突破的机遇,全方位加大政策和工作措施力度,推进旅游产业全域化、智慧化、标准化,加快项目建设和品牌培育,实施“大策划、大宣传”战略,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实现旅游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努力建设全省著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得到了通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今年的县委工作会议和“两会”上,县委书记石玉华把旅游发展战略从“旅游活县”上升到“全域旅游”,通山县委将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特色工作目标,纳入市委履职尽责考核,接受市委监督和激励。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通山目标明确:到2018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2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亿元。全县建成一个旅游中心城市,1个国家5A级景区,5个主要景区,5个国内精品旅游产品,5条精品旅游线路,2家五星级宾馆,5家四星级宾馆,5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名镇,10个旅游名村,1500户星级农家乐。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0万人。
围绕目标,通山强势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配合、区域联动的宣传营销机制,实施整体营销战略,在主流媒体强势宣传通山旅游整体形象。抓好节庆促销,积极策划举办九宫山避暑旅游节,大城山-大幕山樱花节、大幕山杜鹃花节、茶花节、漂流节、水果采摘节、九宫山冰雪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参加温泉国际文化旅游节,让节庆活动常态化。积极开展旅游官方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型营销模式,新媒体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共同发力,实施立体营销。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发展,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平台,加强县内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周边地区的联合,不断开拓全国性旅游市场。
突出重点,推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
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按照南部九宫山、中部富水湖、北部大幕山“两山+一湖”旅游开发布局,围绕九宫山改造升级、富水湖旅游开发、幕阜山连片扶贫开发、生态旅游开发、旅游商品购物产业发展、古民居保护开发、观光农业发展、高星级宾馆饭店建设,全力抓好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云中湖酒店改造、闯王文化园、大幕山、富水龙珠湾、大城山、万家旅游区、沙龙观、石之缘文化博览馆、仙人谷、蓝河谷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一批精品名牌景区,满足中高端旅游需求。
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加快九宫山景区提档升级,强化产品创新设计,不断增强景区核心吸引力,打造旅游龙头。加快建设以星级宾馆为主体,以快捷连锁酒店、家庭旅馆、农家乐为补充的旅游接待设施。策划开发一批具有通山地方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商品,建设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营销基地,促进绿色食品、农副土特产、传统手工艺品、轻工产品及高科技产品等旅游商品的生产加工。挖掘开发具有通山特色的绿色菜肴,积极发展茶楼、酒吧等休闲服务业,做亮做美月亮湾——水岸花园特色街区,打造“美食餐饮一条街”、“娱乐休闲一条街”、“特色商品一条街”。
实施旅游产品创新升级。以九宫山隐水洞联合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做精做强“山水名山之旅”、 “避暑养生之旅”、“最美溶洞之旅”、“激情漂流之旅”、“宗教体验之旅”、“热汤白雪之旅”、“乡野赏花之旅”、“运动养生之旅”等特色产品。发挥良好的山水资源、生态环境、宗教文化和山岳气候优势,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开发形成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发展九宫山、大城山山地休闲度假、滑雪运动,富水湖湖泊度假、水上运动,大幕山户外休闲运动、赏花,全域乡村旅游、郊野休闲,创建一批户外露营基地、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发展一批高品位的山林酒吧、森林氧吧、山洞健身馆、篝火晚会、烧烤野炊、移动别墅、度假小木屋。
大力发展全域乡村旅游。按照全域景区化的要求,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善重点村道路、停车场、厕所、供水供电、应急救援、游客信息等服务设施,大力发展观光、度假和休闲农业,重点培育九宫山、富水湖和环城三大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幕阜山生态旅游区,把通山建设成为全国性的乡村生态文化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发一批历史文化型、城市近郊型、景区带动型、古镇村落型、田园风光型乡村旅游景区。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引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城镇退休职工、艺术家、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鼓励文化、艺术专业人员到乡村进行创作创业,打造文化艺术旅游创业乡村。以大畈镇、九宫山镇创建湖北旅游名镇,板桥村、船埠村、仙崖村、白泥村创建湖北旅游名村和“十大风情村湾”创建为抓手,在景区景点周边、国省道沿线选择一批有基础的乡镇村开展旅游扶贫试点,争创“幕阜山片区旅游扶贫示范区”。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农旅互动、工旅互通、文旅互融、商旅互赢的思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业形态,增强产业融合度,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培育仙人谷、蓝河谷、忆江南、龙图山庄等一批特色农业观光园。整合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规划馆以及演艺厅、影剧院、科普基地、文化遗址、教育基地等科教资源,培育科普和研学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借助闯王历史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石文化、山鼓山歌民俗文化,推出一台艺术水准高、市场潜力大的旅游演艺节目。打造1-2个高水准、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
夯实基础,营造全域旅游发展氛围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围绕全域旅游目标,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全域目的地规划、全域乡村旅游规划、智慧旅游规划等各类专业旅游规划。加强旅游规划与其他产业规划配套衔接,全县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村庄建设、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与旅游业相关的规划,都要体现旅游理念,兼顾旅游发展需要,征求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对城镇、旅游交通沿线、旅游景区等重要建筑规划设计,必须吸纳旅游主管部门参与审批。规范旅游景区、交通沿线的建筑风格和审批程序。重点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大型度假村、农业观光园等建设项目,需报经县旅游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再按有关程序报批实施。
优化全域旅游环境。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旅游景区,以旅游的理念和标准来谋划和建设城市。以通羊河景观带为重点,加快推进王明璠古民居景区、凤池山公园、马肚山公园、县博物馆、圣庙等城市景区景点建设,注重城市景观风貌控制,营造旅游休闲氛围。结合城市管理提升和文明城市创建,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和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积极探索以PPP模式建设通山县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和县城区旅游集散功能。实施旅游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实行统一管理,镇村分级负责,划分路段和区域,提升全县旅游形象。
夯实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树立“发展大交通,推动大旅游”的理念,推进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富水湖环湖旅游公路建设,高标准建设板富旅游快速通道、闯王至石龙峡旅游公路、九宫山西线旅游公路、九宫山至太阳山旅游公路、大城山旅游环线、大幕山至金桂湖旅游公路,逐步实现到4A景区的公路按二级标准建设。完善旅游景区(点)配套道路的服务区、停车场、自驾游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富水湖旅游码头规划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将旅游景区的标志纳入交通标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范围,在高速公路、国道、城镇要道设置旅游指引标志。加快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点的旅游咨询、信息查询等配套服务功能。推动道路客运站发展成为旅游集散中心。
强化管理,提升全域旅游服务质量
推进旅游标准化。完善旅游标准体系,强化旅游标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游客集散、信息咨询、标识导引、旅游风景道、停车场、应急救援、安防消防、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与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把景区视线范围和旅游公路沿线的空间纳入旅游控制性规划和旅游环境建设工程。完善游憩功能,建设县城区沿通羊河公共绿地路道系统和环富水湖自行车绿道。在县城区和重点旅游乡镇规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或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实施旅游厕所革命。贯彻落实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旅游、交通、住建、商务、环保等部门各司其责,分别将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线路、旅游城市街区、旅游购物餐饮区、重点旅游乡村等地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纳入部门工作职责,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和经营旅游厕所,积极探索“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的新机制,落实旅游厕所建设“一票否决”和“以奖代补”政策,让旅游厕所成为文明进步和旅游业现代化的“样板间”。
推进旅游信息化。落实网络提速降费改革政策,提升游客集中区域高速无线网络覆盖面,为推进旅游行业信息化发展打好基础。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旅游电子商务、在线旅游营销等在旅游行业的应用,优化游客消费体验,打造“智慧旅游”。大力发展旅游电商。
强化行业监管。加强旅游安全责任落实、安全风险防范、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和安全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和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并纳入政府应急体系。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完善旅游执法体制,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执法机制;全面落实景区游客最大承载量控制措施,提升游客体验。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提高游客文明旅游素质。
上一篇: 魅力无穷的九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