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工作数据统计信息

发布日期:2022-03-30 字体:【

  1. 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已有197家餐饮单位接入智慧监管系统,安装摄像头547个,实行了24小时不间断监控。我局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共排查餐饮商户2126次,发现食品安全问题隐患1980个,点对点完成问题闭环处置1928个,处置率97%

  2. 2021年,我局依法取缔学校周边流动摊点20余个,收缴“五毛食品”10余公斤。完成食品抽检1435批次,不合格32批次,合格率97.8%;出动快检车100余次,完成快检1486批次,检出不合格食品9批次。全县共依法立案查处食品安全案件42起,办结32起,罚没18.65万元。

  3. 扎实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广泛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全县已树立了5家标杆企业,建立了15家卓越绩效管理示范点。2021年,湖北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评第十届咸宁市政府质量奖,我县已有2家企业获得咸宁市政府质量奖。

  4. 2021年,指导湖北景源生物循环经济标准化、慈口蜜桔省级农业标准化两个试点项目通过省局考核验收。我县已发布了地方标准2项,主导参与团体标准2项;先后创建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5个。现有标准公示企业69家,公示标准165项。

  1. 全年检定各类计量器具5615台次,其中,检定加油机755台次、燃气表2500台次、压力表1300台次、衡器460台次、血压计(表)400台次、天平100台次、砝码75台次、定量包装商品检测25批次。实现县域内强制检定率达90%以上。

对2020年度获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11家单位及个人,兑现专利奖金11.25万元。2021年,我县新增有效注册商标394件,新增发明专利11件。我县共有注册商标2594件(其中地理标志商标10件),发明专利30件。

  1. 2021年,全县市场主体总量47251户,同比增长28.79%。新登记市场主体11891户,同比增长47.37%,排名全市第二。免费为企业赠送印章836套、3517枚,总计费用约14.6万元。

  2. 全年县直各单位单独开展“双随机”执法18次,抽查各类市场主体144户; 多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执法9次,抽查各类市场主体35户。2021年,我局共将违规、违法的1507户市场主体依法列入异常名录,对566户主动改正违法违规行为的各类市场主体,移出异常名录。

  3. 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400余人次,检查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经营单位1600余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9份,立案处罚19起。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全年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419例,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04%;上报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137例,完成市定年度目标任务的111%;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38例,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00%。开展药品监督抽检。全年共对零售药店、医疗机构销售的药品抽检37个批次,合格率为100%。

  4. 抓好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我县八类特种设备共1694台(套),比2020年增加220台(套),同比增长13%。其中,电梯1139台,比2020年增加169台,同比增长17%,是增长幅度最大的特种设备。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全年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55家(次),检查特种设备762台(套),发现一般安全隐患25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52份,下达督办函5份,安全隐患整改到位25条,立案查处8起。

持续对2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粤通水泥粉磨有限责任公司、新亿通机车配件有限公司)开展日常监督巡查,对上年度证后检查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复查。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全年共完成生产及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检136个批次,其中合格112个批次,不合格24个批次,合格率82%。

  1. 我县已建立了消费维权服务站31家,ODR企业4个,消费维权工作室15个;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1571件,其中投诉686件,举报859件,咨询2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54万元。

  2. 开展转供电主体违法加价专项整治。核实转供电主体12家,规范整治12家,清退金额93194.86元,受惠商铺306家。三是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全年共立案151件,查结一般行政处罚案件119件,罚没入库金额1160万元。

  • |
  • |
./t20220330_2576013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