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00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3-30 字体:【

阮长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一次性塑料制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我局作为主办单位高度重视,会同县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通山县分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分析、对前期工作进行了仔细梳理总结、对今后工作打算进行了合理谋划。现答复如下:

一、您的提案符合当前国家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的要求。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为贯彻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实施的“限塑令”,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2020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的指导思想。

  1. 关于提案具体建议的回复。

  2. 建议我县出台相关实施意见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进一下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精神,我县于2021年5月14日下发了《关于印发通山县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部门工作职责和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通知》明确了目标任务,指明了实现路径,制订了任务清单,细化了部门职责。

具体工作目标: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等;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2021年底,全县城区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城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全县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普遍推广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显著提高;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塑料污染防治典型模式。到2025年底,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50%。塑料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各责任单位根据《通知》要求和相关规定,也制定了具体了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成立了工作专班,稳步推进禁塑工作。下一步各责任单位将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完成期限、强化工作措施。

  1. 建议步分类推进“禁塑”问题。我县实际已在全面开展分类“禁限”工作。县商务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三个部门依据职责分工继续落实禁限塑监督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禁限”目标任务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提议中指出的问题确实指出了我县的一些实际情况,责任单位将根据提案建议认真研究、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规定完成任务

(三)建议完成垃圾分类,建立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机制问题。我县相关部门已在积极开展相关试点工作。2019年住建局分别选取南林桥镇石门村、慈口乡大竹村作为垃圾分类试点村。2019年县农业农村局出台《通山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采用农户源头分类+ 保洁员分类收集的“两次四分”方法,引导农户按照“可回收物、不可回收、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四分类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初步分类处理,鼓励村民积极收集可回收垃圾前往回收站点变卖。并先后在大畈镇大坑村、下扬村,杨芳林乡郭家岭村,大路乡吴田村、新桥冯村,九宫山镇程许村、牌楼村,通羊镇港口村等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实行垃圾分类试点,初步形成了 “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运行格局。总体来说,我县的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工作比较滞后,没有形成全面铺开、助推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下一步,将认真谋划,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广泛宣传动员全民参与,力争在2025年前取得阶段性胜利。

(四)建议严格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准入制度问题。目前我县已实施了比较严格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准入制度,各相关职能审批监管部门在县政府统一组织下,已形成完善的从审批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近年来,我县未核准1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现有的2家塑料生产企业各职能部门都按要求实行了联合闭环式监管。

(五)建议严格控制一次性塑料制品流入我县销售问题。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近年来一直都在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从2020年至今先后组织多次专项行动,开展了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塑料袋、网络外卖平台降低使用塑料包装、商超限塑等专项整治,普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状况有所改善,使用纸质等代替包装制品已在慢慢扩大。如外卖平台的一次性塑料包装使用降低了近30%,近一半城区奶茶店使用纸质吸管代替了一次性塑料吸管。但与提案建议分类推进禁塑问题一样,我县严控一次性塑料制品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实现全面根治。涉及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商户和社会群众千家万户,不是一两个部门也不是从严处罚能解决的。贵委员“广泛发动群众、纳入信用体系、以点带面、加大执法”的建议很好,相关责任单位将认真研究,进一步在加大宣传引导提升禁塑意识、加强禁塑力量联合提升社会共治、加快禁塑体制建设提升禁塑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确保完成禁塑任务。

(六)建议加强“禁塑令”的宣传力度问题。塑料污染治理的关键是引导全民参与,实现入脑入心,变成行动自觉。县限塑治理各责任单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塑料污染治理氛围。市生态环境局通山县分局结合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防止废塑料污染的宣传报道,引导公众减少使用一次塑料制品,参与垃圾分类,抵制过渡包装。县住建局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巾帼先行”“小手拉大手”等专项活动,设置专门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编发简报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县市场监管局在生产、流通和餐饮领域分别采取上门宣讲、发放宣传资料、集中讲解等方式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手册 6500 余份;利用 LED 显示屏、宣传展板、短信平台、居民微信群、横幅等宣传方式,动员广大消费者自觉参与到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中来。在商场、超市内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语、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使经营者、消费者知晓塑料污染治理的重大意义;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5”环境日、绿色创建等活动,倡导拎布袋子、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县商务局组织行业协会、商业团体,公益组织、市场主体,开展文件宣贯、专业研讨、志愿活动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下一步将在宣传形式上、力度上、常态化下功夫,改变过去宣传“一阵风”形成长期全方位的宣传氛围。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将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我县将坆坚克难,动真碰硬,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2021年 9月16日


  • |
  • |
./t20220330_2575971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