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通山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政策
一、和谐社会政策好 城乡医保保健康
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决策;也是解决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提高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保证广大城乡居民“病有所医”,增加人民福祉的重大举措。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由政府补助,城乡居民个人缴费,以大病(住院)统筹为主,兼顾门诊补助的城乡居民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农合)自2007年启动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十几年来,这项惠民工程也取得了卓著成果,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日益提高。截至目前,有70万人次得到了住院报销,报销资金116.50亿元;有1015万人次得到了门诊报销,报销资金14039万元;有2089人次得到了重大疾病报销,报销资金1080万元;有4.74万人次得到了门诊重症报销,报销资金5312万元;有29072人次得到了大病保险报销,报销资金13695万元。
二、参保缴费挺方便 家庭成员都参保
1、参保对象:城乡居民(除参加职工医保人员外)一律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以家庭为单位,家庭内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参加,不得重复参保。
2、参保方式:(1)通过手机APP(鄂汇办或楚税通)缴费参保;(2)在农商银行或邮政银行网点缴费参保;(3)通过村委会(社区)干部征收缴费参保。
3、参保时间:每年9月1日至12月31日集中缴费。当年出生的新生儿在年度内持户口簿办理好随父母参保登记手续,最迟应于次年2月28日前办理出生年度和出生次年度参保登记手续,并按政策规定缴纳次年个人参保费用。城乡居民医保执行年度为每年公历1月1月至12月31日。
三、政府补助显关爱 参保居民缴费低
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每人每年缴费350元,中央、省和县三级财政按参合人数补助610元/人/年,筹资总额960元/人。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计生特困家庭夫妻及伤残子女、重点优抚对象给予全额补贴;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按个人缴费标准90%(315元)给予定额资助;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按城乡居民医保年度个人缴给予50%的定额即175元资助;稳定脱贫人口按128元进行资助(2021年度个人缴费资助标准160元的80%)。具体见下表:
人员类别 | 总筹资额(元) | 其中(元) | ||
中央、省、县财政补助 | 政府资助 | 个人缴费 | ||
普通居民 | 960 | 610 | 0 | 350 |
五保、孤儿、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计生特困、优抚对象 | 960 | 610 | 350 | 0 |
低保对象 | 960 | 610 | 315 | 45 |
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 | 960 | 610 | 175 | 175 |
农村稳定脱贫人口 | 960 | 610 | 128 | 222 |
四、门诊住院都报销 重病大病有保障
1、门诊报销待遇(二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50元)。
定点医疗机构 | 报销比例 | 日报销封顶 | 年报销封顶 |
村卫生室 | 50% | 15元(含诊疗费报销8元) | 350元/人 |
乡镇卫生院 | 50% | 25元(含诊疗费报销13元) | 350元/人 |
2、住院报销待遇。
定点医院 | 起 付 线(元) | 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 | 封顶线 |
市域内一级(乡镇) | 200 | 85% | 146208元 |
市域内二级(县级) | 600 | 70% | |
转市内二级以上(市级) | 1100 | 60% | |
转市外医疗机构(省级) | 1600 | 55% |
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待遇与普通参保群众待遇一致,另享有医疗救助和倾斜救助政策。对符合生育政策的参保城乡居民住院分娩,发生的医疗费用纳入住院报销,最高支付限额1000元。 意外伤害病人经调查核实符合报销规定的按规定报销。
3、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待遇:
4、大病保险报销待遇:
普通群众 | 特困、低保、返贫致贫人口 | ||||
起付线 | 分段报销 | 报销比例 | 起付线 | 分段报销 | 报销比例 |
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费(合规费用)达1.2万元以上部分进入大病保险报销 | 1.2万元-3万元 | 55% | 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费(合规费用)达0.5万元以上部分进入大病保险报销 | 0.5万元-3万元 | 65% |
3万元-10万元 | 65% | 3万元-10万元 | 70% | ||
10万元以上部分 | 75% | 10万元以上部分 | 80% |
5.医疗救助待遇:
6、倾斜救助待遇:
五、服务管理人性化 看病报销真方便
通山县医疗保障局 咨询热线:0715-2397069 0715-2363997
上一篇: 致全县广大城乡居民朋友的一封信